古人6大顶级金句:洞彻人生和世情,常读可生慧,受益无穷!
1、心为形役,尘世马牛;身被名牵,樊笼鸡骛。
唐代刘禹锡写过一篇名为《陋室铭》的文章,其中一句话是“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”,所谓人为物累,心为形役,就是说人受制于身体。
为什么身体能够困住、拘束心神呢?就在于身体属于物质,身体需要吃饭,而且有生老病死之苦,有悲欢离合,有喜怒哀乐,以及七情六欲等。如果没有身体,那精神还在乎金银、欲望等干什么?
利欲熏心嘛,人性趋利,人性自私,所以自然会被名利权情所诱惑和操纵,身不由己,活着犹如牛马一般,一根绳子就能系住,也像笼子里的鸡鸭一般,为了一点点食物就放弃了自由。
笼鸡有食汤锅近,野鹤无粮天地宽。唉,为了稳定的食物,人们不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大的代价。
实际上天地养育万物,连燕雀都不用担心吃不上饭,人类何必为了乱七八糟的东西作茧自缚,自陷牢笼呢。
2、拨开世上尘氛,胸中自无火炎冰兢;消却心中鄙吝,眼前时有月到风来。
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。人生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。在古人看来,只要能够看破、能放下尘世的纷扰,那炎凉世态也就无所作用了。
如《心经》所言,心无挂碍,即无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。要知道,“心”才是所有一切的根源。
最怕是不能克服自己内心的狭隘,消除内心的庸鄙,从而体会不到明月清风的阔达心境。苏东坡《赤壁赋》里说得好:
惟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,而吾与子之所共适。
其实这个世界上永远有风景,但风光无限,还需要自己拥有慧眼才行啊。
3、喜传语者,不可与语;好议事者,不可图事。
流言止于智者。人生中很多误解和矛盾都是因为流言产生的,谁人背后无人说,但我们必须知道“来说是非者,即为是非人”,跟这样的人交谈,他难免会曲解你的意思,甚至故意给人误导,制造矛盾。
另外言多必失,很多人都喜欢评头论足,对人和事指指点点,特别习惯于把自己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上,说这个的不好,那个的不是,好像全天下就他一个人完美无缺。
这样的人不能够共事,否则必然会为其所累。
我们在现实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人,他们自己还觉得很聪明,认为自己都是对的,看别人都不如他们,但最后才发现路越走越窄,然后有怨天尤人,怪命运不公。
所以人还是要有自知之明,要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。
4、完得心上之本来,方可言了心; 尽得世间之常道,才堪论出世。
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从古至今,人生最大的问题都在于认识自己。其实每个人本来都是赤子之心,但受后天的熏染,久而久之就以假为真了。
我们修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自己,如神秀所说,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
只有知道了自己的本来面目,明白了“我是我”,这时候才有资格谈心事已了。等到洞彻世态人情,才可以谈红尘之外。
不然的话,不过是自欺欺人或痴人说梦罢了。
少年不识愁滋味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这样的心性是不可能悟道和出世的。
5、能脱俗便是奇,不合污便是清。处巧若拙,处明若晦,处动若静。
不要刻意标榜自己,不能标新立异,不必特立独行,只要能够让自己超脱世俗和庸俗,那就是不凡。
至于知道净污,不跟庸人、小人、坏人同流合污,那就自然是清流。有些人还想着什么“和光同尘”,其实是骗别人或自己骗自己,一旦原则失守,那根本就是在污泥中越陷越深的结果。
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,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。曾国藩曾强调拙诚,意思就是不要跟别人斗巧,别人以诡诈来,我就以诚待之。
简单说就是藏拙,韬光养晦,低调从事,越是纷繁躁动就越要安静。
每临大事有静气啊,人世间很多事都是要反着来的,否则就成了随波逐流的平庸之辈。这不是说好坏高低,而是指自我的修养。
6、打透生死关,生来也罢,死来也罢。参破名利场,得了也好,失了也好。
人这辈子最大的难题和恐惧都是生死,我曾看过一些老人的状况,也问过“鬼门关走一遭”的人的意见,发现他们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想。
后来我慢慢意识到,生或死都是自然,人生一世,草木一秋,生死轮回就像日月颠倒一般,自然而然。
如果真能够看破了生死,以平常心对待,那世上的一切都没有什么可怕的了。毕竟,死意味着一切成空,连死都不怕,又有什么值得牵肠挂肚呢。
但人要活一个过程,过程就难免有名利的考验,世态炎凉,人情冷暖,处处让人惊心动魄。不过要是真参透了,也就那么回事,可以失去,也可以得到,放得下才能拿得起来。
不以物喜不以己悲,这才是大境界。